研究报告
概述
- 对应用程序、基础设施和数据进行现代化改造,关乎企业能否实现上云的最大化价值。
-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开展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造。主要方法包括:平台更新、无服务器架构和数字化解耦。
- 埃森哲7R框架对各种现代化改造的方法进行分析,形成了一套明确定义的云迁移方法。
- 企业成功实现现代化改造的策略包括关注价值、全员参与和善用第三方工具。
充分挖掘上云价值
迁移只是全面上云的第一步。如何在云上蓬勃发展、增效创新,才是企业更需要关注的领域。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打造特定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挖掘云环境的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新的绿地开发相对容易,但处置旧有IT资产却比较棘手。如果企业规模庞大,其应用程序的数量可能成千上万,其中许多应用还是业务关键应用。
因此,为了获得长期价值,企业不仅要认真思考应该对哪些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改造到何种程度,还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和数据架构。无论企业已经将应用程序搬到了云上,还是刚开始考虑迁移,都要对此做出慎重选择。
对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仅利用云进行应用程序托管,可能会削减部分成本,解决一些技术负债问题。但它能给企业用户带来的体感以及所增加的业务价值却微乎其微。为了充分挖掘新的云环境的最大价值,企业必须对上云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
对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随着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兴起,让系统能在无人操作或无人工干预的新范式下运行变得愈加重要。企业如能对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自动化水平和智能管理水平更高的系统环境,将不仅能够优化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业务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对数据进行现代化改造:数据是现代化改造的第三个重要战略支柱。当前,许多企业原有的本地数据架构不仅复杂、昂贵和僵化,而且还难以维护,严重阻碍了企业分析水平和业务创新水平的提升。而云端的现代化数据架构则可以让企业轻松获得云大厂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高级分析服务,其方便和快捷程度是本地数据中心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化改造的方法
现代化改造的方法不胜枚举,但其成本、复杂性和给企业带来的最终价值却各不相同。
埃森哲7R框架对各种现代化改造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明确定义的云迁移方法。在该框架下,现代化改造的程度自上而下逐渐提高,例如,“重新托管和替换”属于零现代化改造;“重构和重塑”属于全面现代化改造。
7R上云方法
构建业务用例
在从7R中选择最佳方法时,企业需要回答以下关键问题:
- 是否有选择的余地?有无选择余地,关键在于企业是自主进行现代化改造还是强制进行现代化改造。如果一款应用程序不仅要进行现代化改造,而且还要优先上云,那么这种改造就是必须的。
- 现代化改造是否真的可以改良应用程序?如果原有的应用程序性能稳定,但使用寿命有限,那么,企业应慎重考虑是否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 应用程序能否充分发挥新的云平台的优势?仅通过重新托管,应用程序难以充分使用云的各种功能。企业通常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从新的云环境中获益。
- 是否适合进行云原生转型?应用程序上云重构或平台更新,可以为业务打造更灵活的架构,创造更多价值。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代化改造的深入程度。
- 能否收回现代化改造的成本?现代化改造的项目越多,相应的费用和时间成本也越高。因此,在进行总拥有成本评估时,需要认真权衡现代化改造能给企业带来的额外价值。
- 是否缺乏相应知识积累或专业人才?在对大型机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是否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
进行平台更新还是重构,是企业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
如果对一款应用程序进行平台更新,企业通常希望尽可能少地改动代码,只要确保其在新的云平台上也能同样发挥功能即可。
而对于重构,企业则不仅需要有效地分解应用程序,还要在新的云原生架构中对应用程序进行重新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将用到新的编程语言,从而产生大量的代码变化,以及一系列必要的后续测试。
对于某些应用程序,企业还需在重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服务分解,即把应用程序分解成一系列可重复使用的组件或微服务,开放 API 接口,使用 Kubernetes等。企业甚至还需将应用程序置于无服务器架构,从而在云端运行代码,而无需管理基础设施。
数字化解耦——新旧并行
数字化解耦是一种先进技术,可用于大型机软件等传统的大型应用程序的现代化改造。
在云上重建原有应用程序,尤其是复制其内在业务逻辑和数据,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企业应利用数字化解耦,搭建一套新系统进行绿地云原生开发。通过近乎实时的数据同步,使新旧系统并行运行。这意味着依托云原生架构、DevSecOps等现代技术和高度自动化,企业能够分批分次、循序渐进地对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造。
不妨把这个过程想象成在现有住房的旁边搭建一栋新房子。你可以同时在两栋房子里都住一住,把每个房间连接起来,再逐渐将家具搬过去。最终,你将在新房长期居住,而无需对旧房进行翻修。
规避现代化改造陷阱
- 关注成本,更关注价值。现代化改造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在开展现代化改造之前,企业必须对自身状况和未来目标进行认真评估。
- 切莫好高骛远。企业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以有效应对规模庞大的云现代化改造。
- 全员参与。企业上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IT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 思考运营模式。为了进行现代化改造,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在云上运行和管理新的应用程序,并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方式。
- 把握轻重缓急。在安排应用程序现代化改造的先后顺序时,企业需以应用和价值为导向。尽管最具挑战性的改造项目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但一开始就开展这种项目,极有可能会打消企业其他部门的热情。
- 制定数据决策。如果应用程序还配有后台数据库,则必须对二者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
- 预留测试时间。许多应用程序的构建是开发人员多年知识积累和努力的结果。为了达到同样的性能水平,企业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也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对重构的代码进行认真测试、精益求精。
- 善用并慎用第三方工具。市面上有一些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现代化改造项目某些环节的自动化,但想要100%精确地实现现代化改造项目的自动化是不现实的。
欢迎来到“现代化”世界
现代化改造是减少技术负债、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敏捷性的关键所在。但并不是每一款应用、甚至每一家企业都适合开展全面的现代化改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初期通过重新托管的方式快速上云。但即使企业推迟了现代化改造,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要充分实现上云的全部价值,企业终究还是需要打造云原生的架构、应用程序和数据,推行现代化改造是通往这一未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