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一直致力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过去四年以来,我们连续开展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企业转型的新动能。相较往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在主营增长、智能运营和商业创新三大评估维度均有超越,更多的企业将数字化投入转化为出色的经营绩效。
然而我们也发现,企业、行业间的数字化转型分水岭正在形成。我们对受访上市公司的研究分析显示,2021年领军企业的营收增幅是其他企业的3.7 倍,远超2016年至2019年间营收年平均1.4倍的增速差距。
不变与变,考验转型智慧
领军企业和一般企业在经营质量和效益上的差距不断扩大,寄望于观望而后动,将陷入长期被动。处理好三大关键的“不变”与“变”,将成为考验企业转型智慧的重要维度。
第一,战略定力不变,短期突破求变。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以企业定位与业务发展战略为先导来构想转型愿景,将一把手工程全面反映在业务、运营和绩效考核的全流程中。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涉及全员、全要素的创新活动,要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营造勇于、乐于、善于数字化转型的氛围,强化上下一盘棋”。
在转型实践层面,企业则需要预计各种复杂情况和变化的出现,要分步走。在专门性、综合化的数字化推进部门的协调下,企业可以分段实施,分类施策,挑选效果明显、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的痛点进行改造;同时制定明确的、阶段性的考核评估体系。让企业各层员工快速看到价值和成效,这将有助于将数字化转型拓展到其他领域。
第二,执行落地不变,夯实基础蜕变。高效的执行和运营是保障转型落地的基础。执行缺位或不到位,是不少企业数字化投入不能带来经营成效的重要因素。如企业“数据烟囱”阻碍管理者及时调用生产数据;有些企业虽已上云,但发现计算能力和信息安全标准跟不上在线需求的激增;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满足不了远程、在线办公的动态管理要求等。
执行落地的过程中,连接数据、技术、业务和组织等各方的数字化基础,需要企业从夯实基础、打通层级着手变革。一方面,企业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跨企业、跨部门、跨职能的灵活协作和快速反应,升级客户体验,支持业务模式转型。另一方面,还需跨越单点应用和增量扩展的做法,进而整合人才、数据和技术,聚焦创新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企业整体进化,取得突破性业务成果。
第三,共创价值不变,生态愿景蝶变。在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越来越需要秉持这样一个原则,即从数据治理责任、社会群体权益、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愿景出发,将价值共创、社会福祉纳入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360°全价值发展的评估体系中,这样才能全面塑造可持续发展优势。根据《指数气候行动路线图》评估结果,使用数字技术在很多行业可以减少至少15% 的碳排放。 2
从全球来看,得益于疫情防控和经济企稳,中国企业对于完成本年度增长目标最具信心。更多中国企业正采取措施加速数字转型进程,同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抵御不确定性的“挡风板”,从长远看也正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推进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根据规划,到 2025年,上海国资数字经济比重较2020年将翻一番,80%以上国有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3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水岭已经显现,要带领企业跨越分水岭,需要企业领导者有升级现有业务、守住生存底线的毅力,更要有拓展新业务、触摸未来发展高线的勇气。实现数字化转型投入价值,加速产业整体革新,拓展可持续发展业务实践,将是当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也将是检验未来转型成色的试金石。
本文发表于2021年第11期《上海国资》杂志第98页。
1 数据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 年)》。
2 数据来源:《指数气候行动路线图》。
3 数据来源:《到 2025 年,国资国企数字经济比重较2020年翻一番 上海国企创新主战场: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