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footer

观点

绿色金融:“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3 分钟阅读

2023/10/15

文/张逊、陈姚玉、高鹏、张越、谭方辉

提要:绿色金融有望成为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引擎。银行业应始终以价值为驱动,调动自身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后,各级国家机关、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和行动,加速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落地尝试。在国家政策指引的框架下,绿色金融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层出不穷,潜力巨大。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关机构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初步确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见图一),该体系发展呈以下特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国内统一、与国际接轨;产业及项目发展重点更加明确;鼓励积极拓展创新金融产品及工具;鼓励数字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管理。并且,随着政策推进和产业转型深入,绿色金融所覆盖范围也不断从“狭义”向“广义”扩展。纵观国内外绿色金融内涵的演进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解构四大挑战,突破绿色金融发展掣肘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但对银行来讲,现阶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第一,与传统业务融合不足。目前我国银行仍处于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初期,尚未摸索出一套适合绿色金融业务表现的评价指标,且容易忽视绿色金融与传统业务的融合与价值共创,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价值效应。

第二,绿色金融产品相对单一且高度同质化。目前绿色金融产品大多集中在对公信贷和债券,服务对象基本以大型企业为主,且绿色消费场景较单一,在调动家庭、个人绿色行为上的零售类产品探索不足。

第三,绿色金融数据基础不完备。绿色金融对各类环境数据的规范性、时效性、整合度、精准度的要求更高。但实际落地过程中,部分数据仍缺少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各金融主体存在数据获取难、整合难、不一致和真实性存疑等问题。另外,较低的数字化成熟度导致大量流程仍依赖手动或半自动化。

第四,绿色风控体系不健全,缺乏气候韧性。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尚在发展中,风险识别、审批、加权和预警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流程和制度体系,较难实现精准风控。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新增项目风险评估识别难度增加、存量项目风险管理难度增大、尚未统一的评估标准增加企业和商业银行双方潜在风险这三方面。1

聚焦三大维度,构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领先优势

银行发展可持续金融、成为绿色金融领军者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战略与管理体系,既要在战略和目标上高瞻远瞩,确立绿色金融愿景,也要在战术和打法上竞位争先,结合资源禀赋差异化布局,并通过底层能力的建设(组织和人才、数字化、风控等),赋能业务目标的实现。埃森哲基于服务全球领先银行所积累的洞察与经验,建议银行从愿景及目标、业务定位及布局、能力支撑等三个层面入手,制定自身绿色金融业务的战略框架……

1《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析》,中国建设银行福建总审计室,刘瑜,《福建金融》,2021年。